對于海牙,大部分客戶是比較陌生的,要想對海牙有清晰認知,首先要對海牙的由來要有一個認識。而海牙認證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那時由于連鎖認證的存在,給國際關系的交往帶來相當大的不便,這些復雜手續帶來的困難招致了一些怨言和不滿。因此,英國曾在歐洲議會上提出建立一項旨在取消或簡化認證程序、尤其是連鎖認證的公約的設想。
根據這一設想,1951年,第七屆國際私法會議決定為各國間的文書流轉提供便捷方式研究一個統一措施。在1956年第八屆海牙國際私法會議上,歐洲委員會向會議提出了一項關于締結有關簡化或免除公文的外交或領事認證的國際公約的建議。該建議得到與會代表的贊同,各國代表一致認為制定這樣一個公約確有必要,并決定將該公約列入海牙國際私法會議第九屆會議議程。
在第八屆和第九屆海牙國際私法會議期間,成立了一個專門委員會負責公約的準備工作,該專門委員會于1959年4月27日至5月5日聚集海牙,初步擬出了公約草案。第九屆海牙國際私法會議第一專門委員會負責完成公約草案的定稿,由瑞士聯邦法院法官番查德(A.Panchaud)擔任主席,南斯拉夫外交部一秘格盧薩克(R.Glusac)擔任副主席,常設局的德羅茲擔任起草秘書。該專門委員會的工作很成功,其完成并向大會提交的公約草案很快在1961年10月5日的外交會議上獲得通過,定題為《關于取消要求外國公文書認證的公約》(Convention Abolishing the Requirement of Legalisation for Foreign Public Documents,簡稱1961年《海牙取消認證公約》)。根據公約第11條的規定,自1965年1月24日起,公約在南斯拉夫、大不列顛聯合王國、法國三個國家交存批準書后60天生效。
海牙成員國
辦理海牙認證的文件不問出處,只關注使用目的地是否為海牙成員成員國(地區)。目前,海牙公約適用于108個國家和地區,有42個非海牙成員國也參與了海牙公文認證公約,承認海牙公約認證的文件。雖然中國尚未加入海牙公約,但公約適用于中國香港特區和澳門特區,所以國內外的相關文件可以經由香港完成海牙認證。
海牙成員國:
阿爾巴尼亞、德國、阿根廷、澳大利亞、奧地利、白俄羅斯、比利時、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保加利亞、中國(香港、澳門)、塞浦路斯、哥斯達黎加、哥倫比亞、韓國、克羅地亞、丹麥、厄瓜多爾、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亞、西班牙、美國、愛沙尼亞、芬蘭 、法國、格魯吉亞、希臘、匈牙利、冰島、印度、愛爾蘭、以色列、意大利、日本、拉脫維亞 、立陶宛、盧森堡、馬耳他、毛里求斯、墨西哥、摩納哥、黑山、尼加拉瓜、挪威、新西蘭、荷蘭、巴拿馬、秘魯、波蘭、葡萄牙、英國、捷克共和國、多明尼加共和國、馬其頓共和國、羅馬尼亞、俄羅斯、塞爾維亞、南非、蘇里南、瑞典、瑞士、土耳其、烏克蘭、烏拉圭、委內瑞拉。
承認海牙公約的國家:
安道爾、安提瓜和巴布達、亞美尼亞、阿塞拜疆、巴哈馬、巴巴多斯、伯利茲、博茨瓦納、巴西、文萊、佛得角、加拿大、多米尼加、薩爾瓦多、斐濟、格拉納達、洪都拉斯、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萊索托、利比里亞、列支敦士登、馬拉維、庫克群島、馬紹爾群島、摩爾多瓦、蒙古、納米比亞、紐埃、阿曼、波多黎各、圣基茨和尼維斯、圣盧西亞、圣文森特和格林納丁斯、薩摩亞 、圣馬力諾、圣多美和普林西比 、塞舌爾、斯威士蘭、湯加、特立尼達和多巴哥、瓦努阿圖。
辦理海牙認證
(一)認證時間
確認文件以后6-8個工作日。(如遇政府政策調整,則時間會有延長,請以實際溝通為準)
(二)認證流程
1、首先,會跟客戶確認所需認證文件的內容、使用目的。
2、其次,洽談時間、費用以及簽訂合約,需要支付認證文件的定金。
3、最后,由客戶提供文件的掃描件或原件,我司收到之后會按照合約完成認證手續。在客戶支付完尾款以后,我司安排快遞將文件寄出。
如果您需要辦理公證認證,或者想了解更多關于公證認證的信息,歡迎隨時咨詢我們卓信企業的商務顧問,詳詢400-065-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