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海外移民的利與弊
說到高考海外移民不得不說起華僑生聯考,華僑生聯考即“中華人民共和國普通高等學校聯合招收華僑、港澳地區及臺灣省學生入學考試”
是由教育部、國務院僑辦、國務院港澳臺事務辦公室于1985年開始組織內地高校聯合招收港澳臺僑學生一項特殊的高等教育政策,考試時間和考試內容均與普通高考不同。
長期以來,由于考慮到生源地的實際教育情況,相對于內地高考,聯考有著考試科目少、考題簡單、錄取率高、競爭小的特點。
參加聯考的前提是具有港澳臺、華僑身份。根據我國相關政策規定,華僑身份的確立并非難事。想要以華僑生身份參加聯考必須滿足以下條件:
報名條件:具有高中畢業文化程度(須為學歷教育)且符合下列 3 種條件之一
1.華僑考生(持有中國護照)
(1)考生本人及其父母中一方須取得住在國長期或者永久居留權,并已在住在國連續居留2年(截至報名結束日)
(兩年內累計居留不少于18個月,其中考生本人須在報名前2年內在住在國實際累計居留不少于18個月。)
(2)若考生本人或其父母一方未取得住在國長期或永久居留權,但已取得住在國連續5年以上(含5年)合法居留資格、5年內在住在國累計居留不少于30個月,且考生本人在報名前5年內在住在國實際累計居留不少于30個月的,也可參加報名。
2.港澳地區考生,具有香港或澳門居民身份證和《港澳居民來往內地通行證》
3.臺灣地區考生,具有在臺灣居住的有效身份證明和《臺灣居民來往大陸通行證》
注:中國公民出國留學(包括公派和自費)在外學習期間、或因公務出國(包括外派勞務人員)在外工作期間、均不視為華僑。
一位辦馬來紅卡的家長說,“為了孩子能夠參加華僑生聯考花35萬馬幣申請馬來紅卡,且一人主申請,還可以帶18歲以下的孩子,剛好符合華僑生聯考的要求。
而且華僑生高考只注重基礎知識,初中知識70%,高中知識30%”“普通高考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競爭激烈,華僑生高考考生少,過線就錄取”“在內地學習基礎的學生中文更加有優勢,海外學習經歷更能提升英語能力。而且身邊家庭條件還行的朋友都這么做。
自家的孩子剛上初三,現在送出去還來得及。孩子在馬來讀書要接受兩套教學,一方面要接受英式教育,另一方面還要接受專門針對聯考設置的中文課程。這樣就不用擔心,回國內的的考試。
不過就是要真的在國外陪孩子讀兩年書,也可以監督輔導孩子國內高中的課程的學習。想到馬來生活環境很不錯物價也不高就挺期待的。
等孩子高中畢業,孩子就符合華僑生的身份了,既可以選擇申請國外高校,也可以選擇以華僑生的身份參加中國內地的全國聯考,上中國內地大學。
看情況,如果最后孩子要回國參加聯考,那么必須在高三那年2、3月份,即高三寒假結束后回中國內地,參加聯考集中培訓,5月份參加聯考,才能保證孩子能考上國內頂尖的學校。
聽說朋友的孩子參加聯考的學生以500多分的聯考成績成功被北京某重點大學錄取,這個大學的平均錄取分數為667分。馬來的學校也讓朋友幫忙找好了,馬來有專門給參加華僑生聯考學校,等孩子初三結束就帶孩子一起過去。”
總的來說,海外移民高考優點很突出高考難度低,錄取分數低,留在國外讀大學費用低;缺點要花錢辦身份,還要花錢出國讀書兩年。
相比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選拔機制,提前為孩子做好教育規劃更為重要,在高考競爭如此激烈的大背景下,換一個思路就意味著多一種選擇。